3月4日上午,青岛市科协召开第八届五次全委会。会上,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评选表彰了第十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获奖者。我校土木学院金祖权教授、张纪刚教授、机械学院陈成军副教授位列其中。
近年来,我校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科技成果推广等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金祖权,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孙伟院士、侯保荣院士从事海洋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开发与腐蚀防护研究。英国UCL访问学者,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973项目子课题1项,以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16项。主持了我国第三代核电站高性能牺牲混凝土的开发工作,参与了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地铁、青荣城际铁路等重大海洋工程的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性能评估及监测研究。发表SCI/EI检索论文54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地方标准2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张纪刚,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2005年7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市四方区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各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二批特别资助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博士基金)等国家、省级项目1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EI收录25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建设技术创新奖二等奖1项等省部级奖励10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
陈成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2008年12月在山东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1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主持设计的多项工程课题已成功应用于企业或形成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当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黄岛区海洋科技专项1项,以主要负责人参与2项国家海洋能专向资金项目,参与我国万山岛波浪能、威海浅海海洋能试验场建设。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8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项,多次指导学生获省部级竞赛奖。2014年获青岛理工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获“山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